
大众网记者 高瑞嵩 郭祎明 青岛报道
“依托区级城市云脑平台,我们通过无人机巡查与地面视频监控联动,区内59个在建工地的扬尘浓度、施工进度实时可见,大幅节约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监管效能。”青岛市崂山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这是青岛以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的生动缩影。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基础设施、注重数据赋能、拓宽应用场景等举措,以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为引领,以青岛华通集团、青岛数据集团、数字青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青岛公司”)等为依托,开辟了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之路,正推动这座海滨城市收获多方共赢的“X数”效应。

研发平台载体,扩容数字赋能
作为青岛华通集团所属青岛数据集团的核心布局企业,数字青岛公司深耕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板块多年,致力于政企数字化转型服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数据要素开发利用、产业生态与技术创新等,在大数据管理、城市治理、应急管理等领域已开发出多款产品和方案,并在35个地市落地应用。
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以青岛市城市云脑为例,2022年5月发布后,作为全国首个市区一体化云脑群案例,已汇聚全市数据达2000余亿条,为各级部门提供3300亿条次数据共享支持。同步建成的全省首个城市云脑通用能力服务平台(UCS)汇聚全市数字资源,能够实现全市各级部门申请调用,年均节省财政信息化投资约2000万元。
在“人工智能+”方面,数字青岛公司依托数据治理、大模型训练推理、算力协同、安全保障的基础平台,打造了“152N”政务大模型体系,实现了AI+民生领域、AI+政务办公、AI+城市治理3类N个场景数字赋能,大幅提升城市治理效率与政务服务实际效能。
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青岛数据集团、数字青岛公司秉持数据要素X的理念,通过搭建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数据资产(产权)登记评价平台等载体,实现了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授权运营的链路,继而打造了以公共数据运营撬动数据要素市场的“青岛样板”。

据悉,目前数字青岛公司已收获10项国家/行业标准,66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发明专利,30余项荣誉奖项,真正成为“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助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城市数字化服务专家。在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中,青岛数据集团斩获7个奖项,涵盖城市治理、数据产业创新、应急管理、数字政府四个赛道,充分彰显数据集团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与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卓越实力与领先优势。数字青岛公司作为核心“主力”,共有3个项目获奖,其中申报的“数智治理赋能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项目将代表山东省出征全国总决赛。
下沉应用场景,提升城市“智慧”
平台载体为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构筑了地基,场景则为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提供了“战场”。只有在场景中得到实际验证,才能充分彰显数字技术的现实力量。
如今在青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已普遍下沉到部门、街道,能够切实对城市治理形成有利影响。
利用“人工智能+政务办公”大模型,可以对区域经济阶段性运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利用“人工智能+城市治理”大模型,能够在事件流转处置、汛期水位监测、安全生产等方面大幅提升工作时效性,进而促使突发事件处置更为迅速、精准等。
如基于数字青岛公司大模型赋能打造的省市区镇街四级辅助决策平台,其中经济运行分析预测场景融合了24种经济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模型,对全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核心指标进行预测,为省、市主要部门开展宏观经济调控提供辅助决策支撑,GDP分析误差在0.01%-0.3%之间,进一步增强了政府先期预测和辅助决策的效能。
再比如,假期期间,为应对重点区域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利用数字青岛公司建设的城市云脑系统,青岛多部门联动搭建起跨部门协同的智能预警中枢。平台每5分钟更新一次数据,整合了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运营商位置服务等多维度信息,对区域客流密度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到人流接近承载量80%时,系统会自动向文旅、公安、城管等部门推送预警信息,通过短信向周边市民发送错峰提示。这一技术在青岛重点景区以及啤酒节等重要活动中均有运用。
“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权重也愈发突出,实现了城市治理更加精准、精细的现实效果,进而让城市治理更便捷、更聪明。”数字青岛公司总经理盖健表示。

统筹数据资产,释放价值“X数”
城市全要素系统的数字化升级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包含以数据为要素、以算力为保障、以算法为引擎、以场景为载体,共同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由此可知,数据资源作为基础要素和驱动资源尤为重要。
通过对全市数据资源的汇聚摸底以及编制数据资源目录,青岛市对区域数据资源有了统筹能力,做到了“心中有数”。推动了政府部门间数据的高效共享,打破了部门间数据使用的壁垒,实现了数据资源“一网通览”、城市建设“一网呈现”、空天地“一网感知”、AI算法“一网调度”,进而促使政府多个领域实现高效协同,服务效能随之成倍提升。
这其中,青岛数据集团作为青岛市公共数据领域“先行者”,正聚焦数据“资源化、资产化、产业化”对全市公共数据资源进行专业化、市场化整合、治理、开发和运营,依托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围绕“青易”系列,在海洋、乡村振兴、港航等八大领域开发了142个数据产品,打造247个场景应用,以数据和场景吸引363家数据企业入驻,推动数据从资源向生产要素和资产转变。
今年9月份,由青岛数据集团统筹运营、数字青岛公司负责建设的青岛市算力调度服务平台2.0正式上线,打破了算力资源孤岛,实现了全市算力资源统一管理调度。该平台致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水电式”算力运营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可用、好用、降本”的算力服务。这将进一步助推“算力普惠”,降低企业成本,让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等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像用水电一样方便、低成本调用高性能算力,无需自建昂贵的算力中心,极大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目前已接入13家算力中心,汇集总算力规模突破2万P。
伴随科技发展,城市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同样也为像青岛数据集团和数字青岛公司这样的国企提供了尽责担当的舞台。通过资源、技术、平台的不断统筹、提升、完善,数据驱动城市走向新发展的力量正愈发坚实,城市数智化转型的步伐也愈发坚定。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技术在不断突破,智慧城市在不断精进,数据需求方也能以最便利的方式获取资源,可谓形成了城市发展多方利好的生态体系,让青岛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真正收获“X数”效应。
配资网导航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